|
机器详细介绍 |
 |
|
 |
单浆混合机接通电源、设定混合时间,按动开关、通过机械传动使物料往复翻动来获得混合均匀的产品,整机为全不锈钢制造,使用简单、方便,适合制药、化工、食品厂等。单浆混合机是我公司推出的一款新产品,是技术人员在吸取国内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,独立研制的新型搅拌混合设备,该设备以其精良的结构,合理的设计理念,精细的加工工艺,在塑料、橡胶、制药、染料、食品、日用化工等行业被广泛用于各种物料的混合、搅拌、干燥、着色等工艺。 |
工作容积 |
200升 |
装量 |
120-150kg |
搅拌电机 |
4KW |
倒料电机 |
1.1KW |
转速 |
24转/分 |
外型尺寸 |
1582×720×1270mm度 |
重量 |
350kg |
|
|
|
|
![]() |
|
![]() |
杏仁核桃粉 |
|
氧化物粉末 |
![]() |
|
![]() |
高质粉末隔热保温涂料 |
|
骨炭粉 |
![]() |
|
![]() |
白杨皮粉 |
|
贝壳粉末 |
![]() |
|
![]() |
珪素铁粉末 |
|
硅烷偶联剂 |
![]() |
|
![]() |
何首乌粉+黑豆粉+山药粉 |
|
滑石粉 |
![]() |
|
![]() |
纤维蛋白质粉 |
|
橡胶颗粒 |
![]() |
|
![]() |
怀山药粉 |
|
活性炭 |
![]() |
|
![]() |
苦参粉 |
|
磷脂粉末 |
![]() |
|
![]() |
灵芝孢子粉 |
|
芦荟粉 |
![]() |
|
![]() |
葡萄籽粉 |
|
普洱茶粉末 |
![]() |
|
![]() |
青木瓜粉 |
|
三七粉 |
![]() |
|
![]() |
生姜粉 |
|
水性和粉末涂料 |
![]() |
|
![]() |
松针粉 |
|
天麻粉 |
![]() |
|
![]() |
中药材面膜粉 |
|
紫薯粉 |
![]() |
|
![]() |
硝酸钠粉 |
|
小麦胚芽粉末 |
![]() |
|
![]() |
玉米芯粉 |
|
云母粉 |
1、本机是内卧式槽形单浆混合机,在制药工业中用于混合糊状的物料,使不同质料混合均匀,并且在混合的过程中不产生物料的溶解、挥发或变质。
2、本机不适用于混合液体或粘度过大的物料。 |
1、本机为整体机座,结构坚固、运转平稳,搅拌桨及物料接触处全用不锈钢制成,有良好的耐腐蚀性,保持物料的质量和清洁,不致变色。
2、传动机构采用蜗轮、蜗杆直接传动,使用时无过大响声,并有足够的储油量,能得到良好的润滑。 |
![]() |
|
![]() |
1、打开机器电源 |
|
2、打开上盖 |
![]() |
|
![]() |
3、倒入物料进去 |
|
4、加少量水混合搅拌 |
![]() |
|
![]() |
5、将混合好的物料倒出来 |
|
6、混合好的物料 |
1、搅拌减速器
本减速器系为混合机之主要传动结构,它位于机器右侧,工作时由装置在机座机内的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传动蜗杆、蜗轮,以1:40的减速带动搅拌机。蜗轮
轴为空心并装有固定键,能使搅拌桨自由装拆。减速器顶上装有2个圆环螺钉,为装拆、安装使用。端盖上装有一个螺钉为高速搅拌桨定位,在出厂时已调整,一般在使用中不必再调。
2、混合槽
混合槽为U形体,采用不锈钢制造,内装搅拌桨,它横卧在搅拌减速器与倒料减速器上。
3、倒料减速器
倒料减速器为控制混合槽之定位角度,它位于机器左侧,工作时由装置在机座内的电动机通过三角带传动蜗杆、蜗轮,带动混合槽在一定的角度范围旋转,使混合物料一次倒出。
4、机座及电动机装置
机座为一整体结构,电动机装在机座内两旁的活动板上,电动机的上下可用螺杆进行调整,使三角带得到一定的松紧,保持传动力。
5、电器操纵箱
本操纵箱是控制机器的运动,它位于机械的右侧外,混合槽的传动可揿混合槽“上”“下”按钮,注意两者不能同时揿。 |
1、使用前应进行一次空运转试车,在试车前应先检查机器全部连接件的坚固程度,减速器内的润滑油油量和电器设备的完整性,然后闭合总开关,通入电源,进行空运转试车。
2、空运转试车应接本说明书第15条步骤及作用要求逐项试验。在未发现不
正常的响声、轴承档发高热、减速器温度直升等不良现象的情况下,才可投入生产。
3、在运转中如需铲刮槽壁物料,应用竹木器工具,切不可用手,以免造成伤手事故。
4、在使用中如发现机器震动异常或发出不正常怪声,应立即停车检查。
5、使用负荷不要过大,一般以电动机的负荷来测定,用380V电动机在混合时的重载电流,以不超过6安培为正常,如超过负荷应立即减少混合容量。
6、搅拌桨两端轴封应保持清洁,以免造成物料发黑、变质,混合槽两端外档留有方孔,应通畅,切勿使之堵塞,以免起反压力作用,使污物渗入轴心,使槽内物料发黑、变质。
7、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技术性能、内部构造、控制结构的使用原理。运转期间不得离开工作地点,防止发生故障而损坏机件,以保证安全生产为前提。 |
|
 |
| |
|